小小身板大大力量,9月26日,听基鹏医生讲述华西ICU里的喜怒哀乐

2025-09-17
来源:中国众识网 甘肃站


重症医学科(ICU)是生与死紧密交织的特殊场所。


这里的患者不仅要承受病痛折磨,封闭环境带来的与亲友隔绝感,更让他们陷入生理与心理的双重困境。


而医生的一次耐心解释、护士的一个轻柔安抚,或是对患者意愿的尊重、对家属焦虑的共情疏导,恰是穿透医疗技术冰冷外壳的暖流。


在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医务工作者就将这份关怀融入治疗全程,通过弹性探视、“棒棒糖计划”“珊珊剧场”等系列活动,为患者及家属送去切实温暖,也演绎出许多动人故事,生动诠释了“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医学格言。


9月26日,我们特别邀请到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基鹏医生,作医学文化讲座《华西重症医学的内涵及人文实践》,她将以生动案例和幽默语言,为大家讲述华西重症科里那些喜怒哀乐的故事。


图片


活动时间

2025年9月26日   15:00-17:00


活动地点

华西医院院史陈列馆


活动流程

15:00—16:00     参观华西医院院史陈列馆,聆听院史讲解

16:00—17:00     参加医学文化讲座西重症医学的内涵及人文实践

主讲人:基鹏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第23届四川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图片


2010年,基鹏医生从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毕业后,选择留在华西医院,在重症医学科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救治患者。

在重症医学科工作期间,基鹏医生致力于传播“有温度的医疗,提高患者的就诊体验”,让患者看病时能更舒心些。她联合社会上的公益团体,在华西医院心外科病房办起了儿童互动工作坊;还在医院里率先推出了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的床旁音乐治疗项目。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基鹏医生第一时间报名去前线抗疫。她和同事们一起,把“有温度的医疗”落实到治疗的每一个环节,先后收治了180名重症患者。同时,她还坚持写“战地笔记”,从一线医务人员的视角,真实记录抗疫现场的情况。2021年,这些内容整理成《基鹏医生的抗疫纪事》出版。


主要学术任职:

加拿大皇家医师协会医师资格认证及会员

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分会青年委员

四川省康复医学会重症分会青委副主任委员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史馆位于四川大学华西校区西区历史建筑群的八角楼。该建筑群始建于1928年,是中国西部第一座集医科、牙科、药学教育和大学附属医院于一体的“医药城堡”。院史馆展陈面积约1700平方米,共设7个展馆,以南北校友走廊相连。7个展馆分别为2个历史馆,4个涵盖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学科建设及社会担当等内容的成果馆,以及“光荣华西”党建馆。院史馆的展陈方式以详实图文为主,珍贵实物为辅,应用多媒体技术作为补充,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自1892年建院至今130多年来的历史发展脉络及部分重要发展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中国西部现代医学发源与壮大历程的重要见证。


答:只要你对华西医院的历史、文化感兴趣,都可以报名参加,欢迎!


为了保证 “华西医学人文体验日”活动的优质、有序开展本次报名人数将严格限制在70人以内,我们将根据填写的信息,邀请70人参加!





华西医院的援非工作情况,也讲述了自己参与援非的亲身经历与心得,同时还为大家科普了相关疾病的预防知识。活动期间,公众还走进华西口腔医学博物馆,进行了参观。通过这次活动,大家切实感受到了华西医院 “厚德精业,求实创新” 的院训文化内涵。

1.    报名表须如实填写,如有虚假信息,则报名无效;

2.   活动本身不收取任何费用,到院交通等费用请自理,安全自负;

3.   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所有。


我们还将现场抽奖赠送由华西文产公司提供第一辆印有“华西医院”名字的救护车积木玩具。

图片


来源:四川华西医院

编审:王万鹏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