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胰腺外科柯能文主任医师团队,联合消化内科杨锦林主任医师、王瑞副主任医师团队,为2名患者成功进行了“腹腔镜+内镜”超微创双镜联合十二指肠肿瘤切除手术。
该创新手术方式既可以精准切除十二指肠肿瘤,又大大降低了手术和相关并发症风险,是华西医院复杂疾病多学科团队协作(MDT)模式的又一次成功实践,为复杂十二指肠肿瘤患者治疗提供了更优解。
今年7月,37岁患者小张(化名)因近一年来上腹部反复不适,在华西医院胰腺外科柯能文医生处就诊。超声内镜检查后发现,十二指肠球降交界处存在一个来源于十二指肠壁的占位,最大直径约为2cm,常规解决方式为进行腹腔镜十二指肠肿瘤切除手术,或内镜下十二指肠肿瘤切除手术。
由于十二指肠特殊的解剖位置和功能,无论外科医师还是内科医师,在进行十二指肠肿瘤切除时都面临着挑战。
有时为了精确找到肿瘤,需要切开十二指肠壁并且扩大切除范围,才能保证完整切除肿瘤,但这会增加术后发生十二指肠瘘及狭窄的风险。
在内镜下切除十二指肠壁的肿瘤,特别是2cm以上较大的肿瘤,稍有不慎就可能切穿十二指肠壁,甚至损伤胆囊、胆管和下腔静脉,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围手术期风险。
经过和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专家团队决定采取腹腔镜和内镜相结合的创新方式为患者进行手术,将“微创”手术变为“超微创”手术,使患者获得确切治疗效果的同时,大大降低手术和相关并发症风险。
“腹腔镜+内镜”的手术方式,既充分利用了腹腔镜和内镜的优势,又互相弥补了缺点:通过腹腔镜游离暴露十二指肠,降低了内镜下十二指肠肿瘤切除手术切穿十二指肠壁的风险;通过内镜准确定位肿瘤并精确切除,解决了腹腔镜十二指肠肿瘤切除手术“找”的难题。
8月9日,手术正式进行。胰腺外科柯能文主任医师团队,联合消化内科杨锦林主任医师、王瑞副主任医师团队,采用腹腔镜联合内镜的超微创双镜模式为患者进行手术,手术耗时2个小时左右。
柯能文医生对十二指肠进行充分游离,使用纱布隔离了下腔静脉、胆囊、胆管,既降低了内镜下切除肿瘤的操作难度,又可以防止十二指肠壁万一被切穿后周围器官的损伤;然后,杨锦林、王瑞医生在内镜下准确找到肿瘤位置并精准切除,有效避免了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最后,外科医生再利用腹腔镜对菲薄的十二指肠壁进行修补,大大减少发生十二指肠瘘的风险。
同日,还有一名58岁的男性患者,也接受了该创新手术方式切除十二指肠肿瘤。两位患者于8月10日术后1天通气排便,8月12日术后第3天顺利出院。8月19日进行了随访,两位患者均恢复饮食,身体状态良好。
柯能文医生:“双镜联合在黏膜外科(内镜)和浆膜外科(腹腔镜)间架起一座桥梁,最大限度实现了技术互补,实现‘1+1>2’的质变,是让微创技术真正惠及复杂病例的一种创新手术方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通过多学科团队协作(MDT),联合内科、外科专家团队,为十二指肠复杂肿瘤患者治疗提供了更优解。
来源:四川华西医院
编审:王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