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学子三下乡:天门糖塑行,非遗传承心

图片:王宇杰 茹静怡 吴新毅
2024-08-14
来源:中国众识网

华中科技大学学子三下乡:天门糖塑行,非遗传承心

文字:袁泉 谷盈盈、图片:王宇杰 茹静怡 吴新毅

QQ截图20240814134342.png

7月5日和6日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古韵糖塑工坊”实践队抵达湖北省天门市。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徐明华教授的指导下,队员们以文旅为切入点,围绕天门糖塑的传承现状、挑战与机遇展开调研。队伍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实践调研活动,参观天门市文化和旅游局,采访天门市群艺馆非遗保护部彭少雄主任,跟随省级非遗传承人范耀堂老师学习天门糖塑的制作,采访并记录传承人与甜蜜艺术的不解之缘。

文旅特辑——展厅观览与非遗访谈

7月5日下午,队员抵达天门市文化与旅游局进行参观学习。文旅局内的非遗展厅中,陈列着大量丰富的天门市非遗展品及介绍展板。队员们通过欣赏非遗展品和了解其背后的故事,体悟和感受天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队员们积极讨论并与彭老师深入交流,对这项传统艺术背后丰富的历史风俗表示赞叹,对坚守热爱与匠心的非遗传承人们感到崇敬。

参观结束后,队员们开始了对彭少雄主任的专访。他介绍到国家级非遗天门糖塑,不仅是当地风俗民情的产物,更是天门独特的文化符号。彭少雄主任认为在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目前非遗传承人的收入是可观的。但是受限于现实观念和传播状况,天门糖塑的传承仍然面临巨大挑战。当今社会的学业压力和家长态度阻碍了天门糖塑在年轻一代中的传承,此外天门糖塑“酒香也怕巷子深”难以“走出去”。如何“求变”与“突围”值得深思,其发展之道仍然任重道远。

QQ截图20240814134308.png

塑艺探幽——小摊风情与技艺殿堂

7月5日晚,队伍抵达北湖湿地公园,来到范老师的小摊前。在热闹的夜市中,队员们欣赏范老师巧夺天工的技艺,并与行人亲切交流。范老师不仅为队员们细致地讲解糖塑制作步骤,还邀请队员一同参与制作。制作的“老鼠偷葫芦”和“千里马”都栩栩如生,充满了乐趣与艺术感,为队员们带来了极大的视觉享受和心灵震撼。小摊成了一个文化交流的小小舞台,每个人都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情感共鸣。

7月6日上午,实践队来到天门市天都望景湾小区拜访省级非遗传承人范耀堂老师,深入体验更加复杂的糖塑制作工艺。为了让队员们感受最传统的天门糖塑手艺,范老师现场制作经典糖塑作品“狮子滚绣球”,吸引了许多行人的围观。范老师一边制作,一边讲解步骤并讲述有趣的故事传说。生动的天门糖塑作品,需要精细复杂的制作工艺,每一步都要付出百分百的专注力。控温、调色、揉捏,只是准备糖的基本步骤,凹口袋、抽管、吹气,是行家们口中的“头子活儿”,裁剪、塑形、拼接,是让糖塑更加丰富生动的点睛之笔。在充满乐趣的讲授过程中,队员们不仅被老师精湛的糖塑技艺所折服,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天门糖塑非遗的独特魅力。

QQ截图20240814134227.png

糖艺心语——非遗大师的岁月故事与时代对话

在制作完“狮子滚绣球”后,队员们与范老师进行了一次深入访谈,了解范老师与天门糖塑间的故事。自幼跟随爷爷学习糖塑,他不仅继承了家族的手艺,更致力于将其发扬光大

在新时代下,即便天门糖塑在传播过程中面临营销挑战和运输难题,他依然凭借着对糖塑的深刻理解,推动其“创新性发展”,克服了重重困难。与此同时,范老师对天门糖塑技艺的传承有着深深的担忧。他积极推动糖塑进入校园,希望通过教育激发年轻一代的兴趣,培养出真正热爱并有能力传承这门技艺的弟子。

QQ截图20240814134242.png

实践队后续将立足走访材料,通过全媒体多样化的形式产出天门糖塑宣传内容。在理论上,撰写调研报告,为非遗传播提供青年之思。在实践上,制作天门糖塑相关短视频,生产宣传文案并制作宣传海报。

QQ截图20240814134255.png

通过全媒体多平台发布,力求传播形式的多样性、受众接受的有效性,提升糖塑艺术的可见度和影响力,尤其是激发年轻一代对糖塑文化兴趣和热爱。利用好自己的专业优势,让更多人接触了解天门糖塑,为讲好非遗文化故事贡献力量。团队成员: 袁泉 骆佳慧 杨孙怡熙 肖宇航 谷盈盈 吴新毅 杨云帆 王恒博 王宇杰 茹静怡

来源: “古韵糖塑工坊”实践队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