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始,毕业于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的麦嘉浩,连续四次主动请缨到广西三江开展支教帮扶工作。2025年3月,他的支教帮扶事迹获得央视新闻记者关注,相关采访视频在CCTV9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麦嘉浩,男,中共党员,现任横琴边检站三级警长,原2016级武警学院边防系二队学员,2019年转隶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移民管理学院二队。在校期间,麦嘉浩历任模拟中队区队长、指导员,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优秀学员2次、个人嘉奖1次、训练标兵1次、优秀训练班长1次。2020年6月毕业后,麦嘉浩入职珠海边检总站工作,至今已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3次。赴三江支教期间,他被评为“优秀支教老师”。2023年5月因表现优异,荣获“珠海好青年”称号。同年9月,三江侗族自治县净代村村民授予其“荣誉村民”称号。2024年2月,获评全国移民管理机构“最美支教民警”称号。
四赴三江,用心投身山区教育工作
每天晚上,麦嘉浩都会复盘当天的教学内容,梳理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复盘自己授课中的问题。在平日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他经常向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同事请教,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一点一滴打磨出适合三江学生的“分组教学—把握关键—紧抓不懈”教学模式。
两年来,在麦嘉浩的勤思善研和辛勤付出下,他成功帮助209名学生取得成绩突破,学生单科分数提升最高达56分,班级期末考试平均分最高达到91.16分,打破了长期以来净代小学难出成绩的僵局,用自己有限的知识为孩子们赢得无限的未来。
每天晚上,麦嘉浩都会复盘当天的教学内容,梳理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复盘自己授课中的问题。在平日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他经常向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同事请教,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一点一滴打磨出适合三江学生的“分组教学—把握关键—紧抓不懈”教学模式。
两年来,在麦嘉浩的勤思善研和辛勤付出下,他成功帮助209名学生取得成绩突破,学生单科分数提升最高达56分,班级期末考试平均分最高达到91.16分,打破了长期以来净代小学难出成绩的僵局,用自己有限的知识为孩子们赢得无限的未来。
帮扶纾困,用情投身校园环境建设
净代小学陈旧简陋的硬件设施一直是制约学校教育发展的“绊脚石”,麦嘉浩瞄准问题关键,广泛争取社会资源,逐渐形成支教帮扶的强大合力,有力改善了办学条件。
过去,学校食堂采用炉灶烧大锅的方法给学生提供饮食保障,但是柴火燃烧所产生的烟气不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为解决这一问题,麦嘉浩积极联系原单位,寻求社会各方支持,齐心协力为学校食堂装配蒸饭机、排气管等厨房设备,并配置暖心保温柜,进一步提升学生饮食生活环境。
受学校建设布局影响,学生们升旗时总面朝厕所方向,有失仪式的庄严肃穆。为此,麦嘉浩又变身泥瓦工,白天上课,学生放学后便热火朝天地投入到新旗台的建设工作中。即使常忙碌至半夜,疲惫不堪、腰酸背痛的麦嘉浩依旧心潮澎湃,琢磨下一步的施工方案。竣工之日,麦嘉浩特意组织全校师生开展升旗仪式。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一颗颗爱国种子深深扎根在每个孩子们的心田。
2023年9月,在珠海边检总站第一政治工作协作区的大力支持下,由总站援建的净代小学“启航教室”正式投入使用,为学生搭建起音乐、美术教育平台,进一步满足了学生们全面发展的办学条件。
扶智扶志,用爱投身千里研学活动
为了让孩子们走出大山、认识世界,麦嘉浩萌生了开展研学活动的想法。他主动走访驻地及三江县职能部门,多次协商沟通,制定《广西三江学子珠海研学活动手册》,三年内共邀请3批次42名师生代表赴珠海开展参观港珠澳大桥口岸、走进中山大学海琴四号南方海洋实验室等各类研学活动,实现知识从课堂走向实践,有效填补学生假期家庭教育乏力的短板,让三江学子在践学活动中开拓视野、树立信心、播种希望。
为做好研学活动开始前的筹备工作,他把研学活动方案做细做全,具体到学生每天的起居、行程、饮食、习惯、安全保障等。同时,拿着方案挨家挨户走访,反复沟通协商后,争取到全部家长的支持。
研学途中,麦嘉浩给三江学子精心准备了三个课堂。在“国门课堂”里,他们到拱北、横琴、青茂、茂盛围口岸和“国之重器”港珠澳大桥参观见学,近距离感受移民管理警察的执勤风采。“城市课堂”中,他们俯瞰了高楼林立的城市,感受大海的波澜壮阔,体验到智慧城市建设魅力,还见识了海洋世界的奇妙。“科学课堂”让他们参观了中山大学的实验室,开拓了视野,在现代化工厂近距离观察全自动化生产作业,在珠海太空中心感受宇宙星河的浩瀚。
研学活动结束后,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明显提高,以前在班里分数排名倒数的学生,成绩有了新进步。研学活动让课堂的知识与现实世界有了一个面对面的碰撞,在孩子们心中播种下一颗追求美好的梦想种子。
审 核:李晓洁 主 编:刘 通
责任编辑:顾中权 马呈欢
学生责任编辑:李 越 张铭蕙 郑天戬 于 朔
学生实习编辑:徐浩为 程明阳 杨泊悦 祝子依
编审:王万鹏
作者丨何天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