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上对宣传部这个单位有一点误解,认为宣传工作嘛,就是搞搞文化活动,轻松+愉快。
其实不然。搞文化活动只是宣传部职能中一小部分工作而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2023年10月,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首次将“文化”加入会议名称,更重要的是,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你还能简单地认为,宣传工作就是搞搞文化活动?!
宣传的力量很强大!
宣传发动是共产党得天下的成功秘诀之一
得民心者得天下,众人拾柴火焰高。当初共产党打天下的成功密码之一就是广泛宣传发动群众、统一战线,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才推倒了压在中华民族苦难深重的人民群众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破解革命和发展的各种难题是我党的优良传统。群众怎么组织?思想如何统一?靠的就是宣传发动。中国革命的火种是在基层群众中燃烧起来的,抗战胜利靠的是“妻子送郎上战场,母亲叫儿打东洋”;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既是发动群众的宣传队、也是组织群众的播种机;新中国成立伊始,我们能够成功发行中国历史上第一种信用货币“人民币”,靠的就是人民群众对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信任。中国发展到今天,哪一步不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国土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将“百人百姓”统一到共谋民族复兴、共建美好家园的奋斗目标上来,宣传发动就是法宝。
意识形态工作任重道远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
这个正确的思想就是意识形态的现实表现。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而这项工作就是宣传部门在抓。
党的十八大后,在首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住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还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共产党人继续作出回答。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要放到这个大背景下来认识。”
总书记清醒冷静的叩问,是对宣传思想文化事业的深谋远虑,也是对我们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的希冀:文明生生不息,思想要与时俱进。但是,思想的千变万化永远是要紧紧围绕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社会格局深刻调整,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精致利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网络舆论乱象丛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社会舆论环境。
如何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如何深入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如何推动党员群众理想信念教育?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建立和完善网上网下一体化传播机制,推进新闻宣传和网络舆论一体化管理工作?
这些都是宣传部门正在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以文化人需要接续奋斗
如果说意识形态工作是立破并举、激浊扬清,是解决人的思想领域的方针指南,那么文化铸魂就是构筑起人的精神信仰家园的一砖一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两个结合”--“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也凸显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自信。
文化从哪里来?从实践中来,它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
中华五千年文明亘古亘今,从甲骨文的神秘到唐诗宋词的辉煌,从四大发明的智慧到丝绸之路的繁荣。每一个中国人的全面发展都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和滋养。
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这是各级宣传部门工作的目标之一。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使命任务
意识形态和以文化人两项工作就是宣传工作的全部内容了吗?
当然不是。
宣传工作准确的表述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这个系统工作的使命任务早在2018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已明确指出啦,那就是---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举旗帜,就是要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聚民心,就是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把全党全国人民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朝着党中央确定的宏伟目标团结一心向前进。
育新人,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兴文化,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展形象,就是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思想光芒照亮前路。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宣传人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策划举办重大活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聚焦重要节点,举办重大活动,推动党心民心交融,汇聚起坚不可摧的磅礴伟力。
二是要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人在哪,凝心聚力的重点就在哪。开展“净网”“清朗”等专项治理行动,加速培育健康网络文化,不断汇聚向上向善的力量。
三是大力弘扬社会正能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将其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社会治理等各个方面,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通过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和道德模范的引领作用,激发全社会的正能量,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要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文明单位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尊老爱幼、勤俭节约、厚养薄葬等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文明新风持续吹进百姓心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道德滋养。
四是培育时代新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几百年。如何让我们的后辈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栋梁?要讲好思政课。要讲述中国走过的不平凡之路,要让我们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树立正确的三观,引导他们积极学好本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要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开展好“童”字系列活动、搞好缤纷的假日、七彩的夏日等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埋下爱党爱国爱人民的一粒粒种子。
五是推进文化惠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导向,创作充满力量、展现波澜壮阔的社会变迁、讴歌新时代的优秀文艺作品;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要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总之一句话,就是要激活和迸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六是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世界风云变幻、各类思潮涌动,在国际和国内要听到正确的声音、客观的声音,要记录下中国的感人瞬间、勾勒出全面小康的美丽画卷、展现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
我们还要:推进文明创新,心系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着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明与各国文明美美与共、和谐共生.....
滔滔黄河,万古奔流。吾辈愿做其中激荡的小浪花,站在历史新起点,认真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在领导的带领下、同事的帮助下,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战线,昂首前行、一路耕耘。
来源:仰面一书声
编审:王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