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今日头条
企业新闻
营商环境
企业党建
宏观经济
企业经济
涉企政策
政商关系
论坛峰会
中企综合
园区建设
企业风采
企业管理
数字经济
涉企法规
企业之家
企业文化
职教培训
法治环境
公益栏目
非遗文化
影视专栏
甘肃要闻
卫生健康
旅游专栏
人物访谈
情感专栏
全站
文章详情
张军:以生命守护红色星火 在盐池热土锻造精神灯塔——记盐池县红色记忆展览馆馆长的赤子情怀
2025-06-21
来源:互联网
文/焦点 图/展览馆供
走进盐池,就是走进了一片赤诚,一片红色,一片记忆……
盐池的红,是沙暴卷不走的旗,是深埋地底却永远发光的火种。
清晨七点,当第一缕阳光掠过陕甘宁边区给1936年6月21日解放盐池县的旧址北城墙上的红色记忆展览馆,张军俯瞰着展柜中泛黄的红色文献及抗战实物开始巡馆。作为盐池县红色记忆展览馆馆长,“让革命文物苏醒,让信仰薪火相传” 是他扎根革命老区三十多年的执念。从烽火岁月的亲历者的口述,到红色基因的当代“转译者”,张军用生命丈量历史的厚度,让沉睡的文物化作滋养时代的清泉。
血脉中的烙印:从“听故事的人”到“讲故事的人”
张军从小爷爷和父亲讲述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在他的童年时代就埋下对革命者的深深敬仰,在外也经常听老人们讲述红军饮马长城窟的往事,“革命”二字从此不再是课本里的铅字,而是带着体温的血脉记忆。
“爷爷经常给我们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共产党‘这句话让铭记于心。
正是这份传承,张军所到之处首先拜访当地的老革命或者他们的家属,了解战争年代的曾经过往,去全国各地古玩市场淘他所需要的那年代遗留下来的革命文物。
匠心淬炼:让历史站起来行走
2018年搬进由盐池县县委县政府无偿提供的北城楼新馆,张军展开一场 “与时间的赛跑”:
【文物复活工程】 为十几张40年代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抗日宣传单》设计镂空展柜,让残片在光影中“自我讲述”。
【精神解码行动】 耗时十年追踪拜访了毛主席生前身边工作人员,了解了战争年代的真实情况 。
【时空对话剧场】 他的策展哲学直击人心:
“传统展馆是‘历史的在现’,我们要建‘精神的ICU’——用一切手段激活文物中跳动的心脏!”
当九旬老兵在复原的“战时讲述”前泪流满面,当小学生对着互动屏幕鞠躬喊出“谢谢爷爷”,张军知道:火种已越过时空的围墙。
跨界破壁:红色基因的当代表达
面对青少年群体的“历史疏离症”,张军发起 “破圈行动”:
与腾讯合作开发 《信仰长征》AR游戏,玩家护送“盐池盐帮”突破封锁线运送药品。
在抖音开设“馆长说文物”等专栏,用3分钟微剧演绎烈士家书,单条播放超500万。
策划“红色盲盒”系列,将革命文物复刻件藏入文创产品,让历史“可带回家”。
他常参观的对团队说:“不要抱怨年轻人远离历史,要问我们给了他们怎样的靠近方式。红色文化不缺崇高,缺的是抵达心灵的桥梁。”
精神灯塔的守夜人
深夜的馆长办公室常亮着一盏灯。张军在修复1951年劳动模范奖状时,发现背面有行小字:“把心交给党,就像盐溶于水。” 他当即决定调整展陈——将奖状背面制成巨幅投影,让隐形的心声照亮整个展厅。
有人问他为何如此执着,他指向展馆序厅的绣红旗的青铜雕塑:“这尊‘火种传递者’的手势不是托举,而是捧接——我们接住的不是过去,是未来。”
在张军推动下,展览馆与全国多家国有革命纪念馆,民间红色展览馆共建思政实践基地。每年清明,他亲去盐池革命纪念馆在革命烈士墙前诵读《可爱的中国》,让清朗的声浪撞响新世纪的晨钟。
十多年间,张军的白发爬上了鬓角,盐池红色记忆展览馆的观众登记簿却翻开了新篇——从年接待3万人次到突破20万人次,从小展馆里做大事。当人们赞叹“红色盐池”的文旅奇迹时,这位51岁的馆长仍背着工具包在展厅调试灯光角度。
“文物会老去,但精神永远年轻。”他擦拭着军属捐赠的煤油灯轻声说,“我们的使命,就是让这簇火苗永远认得回家的路。”
离开展览馆时暮色已深,回望那座青铜雕塑,张军挺立的身影与“火种传递者”在灯光中渐渐重合。盐池的风沙磨粗了他的手掌,却让那颗赤子之心愈发透亮——原来真正的红色情怀,是把自己也炼成了照亮来路的灯。
红色盐池:陕甘宁边区的信仰堡垒 ,革命烽火中的精神图腾。
这里曾是中央红军西征的落脚点,也是宁夏最早解放的县城,是陕甘宁边区抵御敌顽的西北前哨。长城烽燧见证过盐池儿女毁家纾难的赤胆忠诚,毛乌素沙丘掩埋着运盐队穿越封锁线的血色足迹。从1936年解放时“全县人口半数参军支前”的壮烈,到改革开放后“治沙播绿重塑山河”的坚韧,盐池人骨血中奔涌的红色基因,在血与火的淬炼中升华为“忠诚如盐、奉献若水”的精神品格。如今,深藏功勋的军属证、字字千钧的烈士家书、锈迹斑斑的垦荒犁,仍在红色记忆展览馆中无声诉说着共产党人与人民“盐溶于水”的永恒誓言——这方土地用八十余载实践诠释:红色是盐池最厚重的底色,更是驱动老区振兴的永恒引擎。
商协会
分享
下一篇:
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
这是第一篇
发表评论
登录评论
匿名评论
提交
提交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