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生晒参,性微温,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的功效,适合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气血亏虚、久病体弱、惊悸失眠的人群;
又名熟人参。性温,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的功效,适合体虚欲脱、肢冷脉微、气不摄血、崩漏下血、心力衰竭的人群;
又名孩儿参,性平,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适合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的人群。类似于西洋参可气阴双补,但作用更平淡缓和,更适用于儿童。
枸杞,性平,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适合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等肝肾阴虚的人群。
但有部分人群不适合它——比如糖尿病患者,因为枸杞的含糖量高,过量吃可能会影响血糖;胃虚弱者(容易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的人,常吃枸杞可能会加重脾胃负担。虽然大家都习惯用枸杞泡水,但其实专家给你说老实话,干嚼更利于枸杞营养成分的吸收。
山楂性微温,具有消食健脾、行气散瘀、化浊降脂的功效,适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高脂血症者。胃酸过多或胃溃疡患者不适合多喝。薏米性微寒,具有健脾益气、利水消肿、祛湿除痹、通淋止泻的功效,适用于脾虚泄泻、小便不利、肢体肿满、风湿痹痛者。
但是津液不足者(口干、便秘)、脾胃虚寒者、肾功能不全者,长期大量喝可能会起到反作用。薏米性质滑利,多食可能刺激子宫收缩,因此孕妇应避免食用。
黄芪是个好东西,性微温,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脱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适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者。
不过,好归好,也有人不适合——它性微温,可加重口干、痤疮或热性便秘等症状,另外固表作用可能“闭门留寇”,阻碍病邪排出,所以不适合手足心热、盗汗,感冒发热或感染期患者大量喝哦。
红枣性温,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适用于脾虚食少,乏力、大便稀糊状,女性平时容易精神抑郁、烦躁不安、喜怒无常。
这样看来的确是适合女性吃,但是注意了,大枣滋腻助湿,湿热内盛或痰湿体质者就不太适合。另外它甜度较高,虽然红枣煮水可能没得直接吃红枣那么甜,但喝多了糖分也不容小觑哦!
菊花性微寒,具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者。但是,脾胃虚寒者如经常腹泻、腹痛的人要少喝哦!三
如何正确选择中药养生茶饮,首先要搞懂茶饮配方有啥子作用,其次要针对想解决的问题“对症选茶”,同时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有必要的情况下可在专业中医师的建议下,选择适合的种类、剂量和饮用时间。只有喝对茶,才能起到理想的养生作用。
今天,我们很贴心地给大家准备了六大养生茶配方,分别针对【解暑】、【益气生津】、【健脾化湿】、【养心】、【减肥】、【睡眠不好】,大家各取所需。
四川夏季高温高湿,体内湿热易郁,表现为心烦口渴、咽干唇燥、头昏乏力、出汗黏腻、尿黄便干等症状。以下茶饮有助于清热除烦、生津止渴、调和暑湿。
银菊茶
金银花6g,菊花6g,甘草3g,起到清热解毒,疏风散热的功效。适合口舌生疮、咽痛口干、烦热上火,暑热初起或“热感冒”时可使用。
做法:用500ml 80℃左右开水冲泡,焖15分钟后即可饮用。
翠衣绿豆饮
西瓜皮(翠衣)30g,绿豆20g,冰糖适量。起到清热解暑,利尿消肿的作用。适用于中暑、暑湿型发热、小便黄少、口渴汗多、热感头胀等情况。
做法:提前将绿豆用清水浸泡1小时左右,饮用前将绿豆下锅,加500ml水煮沸15分钟,再加入西瓜翠衣煮5分钟即可。
薄荷桑叶茶
薄荷叶3g,桑叶6g,罗汉果1/4颗。有疏风清热,润肺生津,清利头目的功效。适用于咽干喉痒、口苦头重、眼睛干涩、上火烦躁情况。
做法:用500ml 80℃左右开水冲泡,焖15分钟后即可饮用。
用法:建议一天喝一次,不适症状消失后停用,虚寒体质者不适合,儿童不宜多饮。
答:凉茶的主要成分多由寒凉性中药组成,适当饮用可缓解夏季上火症状,但并非适合所有人,也不能天天喝。长期大量饮用会损伤脾胃阳气,尤其脾胃虚寒者,可能出现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症状
益气生津类茶饮适合气阴两虚、津液不足的人群,表现为口干舌燥、疲劳乏力、自汗盗汗、心烦口渴等。
沙参麦冬茶
沙参6g,麦冬6g,甘草3g。有滋阴润肺、益气生津的作用,适用于肺胃阴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虚热烦渴的人。
做法:用500ml 80℃左右开水冲泡,焖15分钟后即可饮用。
黄芪生地茶
黄芪6g,生地黄3g,麦冬3g。适合气阴两虚兼有内热的人群,表现为疲劳、口干、手足心热。
做法:用500ml 80℃左右开水冲泡,焖15分钟后即可饮用。
太子参乌梅茶
太子参6g,乌梅3粒。生津止渴,改善暑热耗气导致的乏力、口渴等症状,适合夏季汗多津伤者。
做法::用500ml 80℃左右开水冲泡,焖15分钟后即可饮用。
用法:建议一天一次,不适症状消失后停用,老少皆宜。
四川盆地夏季闷热潮湿,加上大家喜欢吃火锅、串串等辛辣之品,夏季容易湿热困脾,下面给大家推荐几个适合夏季健脾化湿的饮品——
理气健脾茶
陈皮6g,茯苓10g、白术10g。适合脾胃气滞、湿浊内阻的腹胀、食欲差、多痰的朋友。
做法:用500ml 80℃左右开水冲泡,焖15分钟后即可饮用。
利水消肿茶
赤小豆(或红豆)20g,炒薏苡仁20g ,适合水肿、虚胖、舌苔白腻的朋友,此外还可加一点玉米须。
做法:提前将赤小豆或红豆、薏苡仁用清水浸泡1小时左右,饮用前加500ml水煮沸15分钟,再加入玉米须煮5分钟即可。
清热利湿茶
荷叶5g,适合湿热型肥胖、头面油腻、口苦口干、舌红苔黄者。
做法:用500ml 80℃左右开水冲泡,焖15分钟后即可饮用。
补气健脾祛湿茶
五指毛桃15g,适合脾虚湿盛兼有气虚乏力的人。
做法:用500ml 80℃左右开水冲泡,焖15分钟后即可饮用。
芡实10g、茯苓10g,适合脾虚泄泻、夜尿多、白带清稀的人。
做法:用500ml 80℃左右开水冲泡,焖15分钟后即可饮用。
用法:建议一天一次,不适症状消失后停用,老少皆宜。
10朵雪菊,10粒麦冬,20克炒麦芽,夏天心火旺,很适合菊麦养生茶,该茶药性平和。
做法:用500ml 80℃左右开水冲泡,焖15分钟后即可饮用。
三叶茶
特别适合夏天养心清暑,味道微苦,有清心火、养心和消暑的作用。
做法:取荷叶、竹叶、薄荷叶每种3-5克,或者任选其中的一种(荷叶、竹叶用5-10克,薄荷叶5克即可)用500ml 80℃左右开水冲泡,焖15分钟后即可饮用。
薄荷桑叶茶
薄荷叶3g,桑叶6g,罗汉果1/4颗。有疏风清热,润肺生津,清利头目的功效。适用于咽干喉痒、口苦头重、眼睛干涩、上火烦躁情况。
做法:用500ml 80℃左右开水冲泡,焖15分钟后即可饮用。
用法:建议一天一次,不适症状消失后停用,虚寒体质者不适合,儿童不宜多饮。
肥胖者多脾虚湿盛、痰浊内生,调理时宜健脾渗湿、化浊降脂。
调脂轻身茶
茯苓10g、山楂10g、菊花10g、荷叶5g、陈皮5g。
做法:开水冲泡或煎煮代茶饮。
用法:建议一天一次,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饮。
入睡困难,平素易生气郁闷,偶感胸闷者,宜选用枸杞子10g、百合5g、茯苓5g、玫瑰花5g,开水冲泡或煎煮代茶饮。
气血亏虚型
睡眠浅,多梦,睡不安稳,平素体虚者,宜选当归10g、黄芪10g、桂圆5g、熟地黄5g,开水冲泡或煎煮代茶饮。
心肝火旺型
平素易怒,入睡困难,黑眼圈很重者,宜选用枸杞子10g、酸枣仁10g、栀子5g、桑叶5g,开水冲泡或煎煮代茶饮。
用法:建议一天一次,睡眠改善、症状消失后停用。
来源:四川华西医院
编审:王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