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锦瑟》:史上最扑朔迷离的诗,究竟写了什么?

2025-07-11
来源:中国众识网 甘肃站
他是最会写情诗的诗人,写下许多经典的情诗,比如“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等。
有人说,能读懂它们的,都是至情之人。
他是最让人着迷的诗人,因为他的作品“晦涩难懂”,千百年来无数人趋之如骛地去解读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解析出不一样的情感,都无法得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为他的作品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他也是最懒的诗人,写诗懒得写诗题,以至于后人提到“无题”二字首先想到的便是他的“无题诗”。那首最出名的《锦瑟》,也是后人取诗的最前面二字作为诗题的。
他还是最深情的诗人,因为娶了妻子不得不在两派党争之中夹缝求生,以至于一辈子仕途坎坷。可他却对妻子不离不弃,为此还写下了《夜雨寄北》的绝世之作。
他就是李商隐。
今天我们从他最晦涩难懂的一首《锦瑟》诗,来解读李商隐传奇的一生。

图片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译文】:
精美的瑟为什么竟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叫我追忆青春年华。
庄周翩翩起舞睡梦中化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于杜鹃。
明月沧海鲛人流下了滴滴眼泪,蓝田日暖玉石才能够化作青烟。
此时此景为什么要现在才追忆,只因为当时心中只是一片茫然。

整首诗从写法来看,语言华丽,意境优美,情意深长,感人至深。而从内容来看,其中所用的典故颇多,所表达的情感让人费解,历来被诗家称为"一篇《锦瑟》解人难"。
为何会有这样的感叹呢?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深度解析。
图片

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起句以“锦瑟”这一古老乐器起兴。锦瑟指的是华丽的乐器“瑟”。正常的琴有三弦、五弦。七弦,筝有十三弦,可"瑟"却有五十弦。用这么多弦,来抒发繁复之情感,该是多么哀伤。
瑟五十根弦,本是无生命之物,但诗人却用“无端”二字赋予其情感色彩,似乎这锦瑟的弦数并非自然天成,而是有某种不可言说的缘由。
紧接着,“一弦一柱思华年”,每一根弦、每一个柱都勾起了诗人对逝去年华的深深怀念与无尽思绪。这里的“华年”不仅指青春岁月,更可能暗含了诗人一生中的美好时光和复杂经历。

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颔联引入了两个典故,一是庄周梦蝶的故事,二是望帝化杜鹃的传说。
庄生晓梦迷蝴蝶,是说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翩翩飞舞,感到十分轻松惬意,完全忘记了自己原本是庄周。然而醒来后却感到惊惶不定,对自己还是庄周感到十分惊奇疑惑。
这个典故用来比喻人生如梦,真假难辨,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恍惚与迷茫。
望帝春心托杜鹃,指的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不幸国亡身死,死后其魂化为鸟,暮春啼叫,直到口中流血才罢休,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
这个典故传达了深深的哀怨与寄托,望帝春心不死,化作杜鹃啼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难以言说的情感与寄托。
图片

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颈联以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诗歌的悲凉氛围。
有一句话说:诗家美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见这句诗的意境极美。沧海之上,明月高悬,珍珠仿佛含着泪水;蓝田之中,日光温暖,美玉却生出缕缕轻烟。这两句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而又凄凉的画面,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理想难以实现的感慨。
此处将几个典故融汇在一起,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自此而成。而明珠有泪,可能是作者对逝去爱情的悲叹;玉生烟,则可能是自己对人生虚幻、追求无着的隐喻。

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尾联是对全诗情感的总结与升华。
诗人感慨道,这样的情感只能留待日后追忆,而在当时只是觉得惘然若失罢了。“可待”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情感的无奈与接受,而“已惘然”则揭示了诗人在面对过去时那种无法言说的迷茫与伤感。
整首诗至此,情感达到了高潮,也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与回味。

对于一般普通人,往往是人到老年,追思以往:感叹青春易逝,遗憾功业无成,悔恨光阴虚度,无奈碌碌无为。但天资聪敏的诗人,则事在当初,就早已先知先觉到了,却无可奈何,无限之惘然若失。这就是诗人李商隐,借锦瑟而自况了。
那么李商隐的一生又是怎么样的呢?
图片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
10岁左右,李商隐的父亲去世,作为长子的李商隐,小小年纪便背负上了撑持门户的责任。他在自己的文章中提过自己曾“佣书贩舂”,即为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
这样的经历也让他养成了忧郁、敏感、清高的性格,也使得他想要早日做官,能够光宗耀祖。
后来,他认识了求学生涯中的一位重要的人物——令狐楚。令狐楚十分欣赏令狐楚,把他招为幕僚,还让自己的儿子令狐绹带他结交人脉。
只可惜不久后令狐楚去世,在参与料理令狐楚的丧事后不久,李商隐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聘请,做了他的幕僚,并与他的女儿王晏媄完婚。而正是这桩婚姻,将其拖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中。

图片

因为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被视为“李党”的成员;而令狐楚父子属于“牛党”。自此,李商隐的一生,再也没有扬眉吐气过。
他在各个小岗位中换岗,漂泊不定,并与妻子聚少离多,可他并没有后悔娶了王晏媄,而是在无尽的思念中,在困顿不得志中老去。
一生坎坷的李商隐,把心中的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感人至深。
这也是他的诗难解的一个原因之一,因为他把仕途的失意与对妻子的思念融合在了一起,既有情思也有忧思。而诗中那些信手拈来的典故,更是让诗的本身增添了扑朔迷离的朦胧之感。
而这首《锦瑟》,因为用典颇多,加之引用了庄生梦蝶等颇具哲理性的典故,使得这首诗情感更为丰富含蓄,艺术魅力更为与多义性,可以理解为对过去岁月的无限怀念与感慨,以及对人生、爱情、理想等问题的深刻思考,让读者在反复咀嚼中体会到不同的情感与意蕴。

来源:柳月青

编审:王万鹏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