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今日头条
企业新闻
营商环境
企业党建
宏观经济
企业经济
涉企政策
政商关系
论坛峰会
中企综合
园区建设
企业风采
企业管理
数字经济
涉企法规
企业之家
企业文化
职教培训
法治环境
公益栏目
非遗文化
影视专栏
甘肃要闻
卫生健康
旅游专栏
人物访谈
情感专栏
全站
文章详情
“生命,不必落在淤泥里。” | 史铁生
2025-08-15
来源:中国众识网 甘肃站
铁生在《命若琴弦》的开篇这样写道:
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躜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每人带一把三弦琴,说书为生。
开头寥落几笔,人生的辗转飘零就浮于纸上,荒凉中带着孤寂。无所谓来去,偏偏又叫人瞧见生命奔走在厚重尘土里。
故事的结尾他依旧写道:
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躜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是谁……
结尾的三个“无所谓”却仿佛是在历经人生千难万苦后,蓦然回首,对经典的哲学三问做出的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可真的无所谓吗?
故事里他说:未必。
老瞎子被师父殷切嘱咐:只有弹断一千根琴弦,才能从琴槽中取出治瞎眼的药方。从此以后,这个药方成了支撑他走过漫长一生的坚定信念。哪怕走遍山川异域,说书弹琴,饥寒交迫,仍旧坚定不移。
然而,当他夜以继日弹断第一千根琴弦,颤抖着取出药方时,却被告知那只是一张白纸。这一瞬间的冲击,如同命运的耳光,撕碎了所有看似合理的希望。好似在告诉我们每一个人:你看,生活就是这么真实荒诞?
但铁生和老瞎子并未因此而陷入彻底的悲观,在寻找小徒弟的过程中,他又想起了师父临终前说的那句话:
“
记住,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
惊觉原来
人生的意义不在终点,而在日复一日紧绷琴弦的过程。而琴弦颤动的每一个瞬间都是生命唱响的奏歌。
因此,当他在找到小瞎子后,发现对方因失去希望而颓废时,他选择的隐瞒真相,告诉小徒弟自己记错了,得弹断1200根琴弦才能看到,最终选择将“药方”继续传递下去。这其实是给了小徒弟活下去的动力和勇气。就如铁生写到:
目的虽是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不然琴弦怎么拉紧;拉不紧就弹不响。
而在当下社会,快节奏的生活里,人人又何尝不是陷入“琴弦崩断”的危机之中。物欲横流时代,各种争奇斗艳。而目标达成后,却陷入巨大的空虚,迷失最初的方向。或许,铁生是在通过老瞎子和小瞎子的故事提醒我们:
生命,不必落在淤泥里。真正的“药方”没有终极答案,而在追寻的路途。
就像故事临近末尾,老瞎子对小徒弟意味深长的那句话:记住,得弹断1200根。
封面来自网络,侵删
来源:舟行海海
编审:王万鹏
环境旅游
分享
下一篇:
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
这是第一篇
发表评论
登录评论
匿名评论
提交
提交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