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野下的博物馆教育”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成功举办

2025-09-19
来源:中国众识网 甘肃站

9月17日,由中国博物馆协会区域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办,四川博物院和陕西历史博物馆联合承办,三星堆博物馆协办的中国博物馆协会区域博物馆专业委员会2025年年会暨“传承·创新·融合——全球视野下的博物馆教育”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在成都举办。


图片


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四川省文物局局长唐飞,陕西省文物局二级巡视员王金青,中国博物馆协会区域博物馆专委会主任委员、陕西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庞雅妮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开幕式由四川博物院党委书记向和频主持。来自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四川博物院、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新加坡国立美术馆等国内外文博机构,以及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四川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130余人参加此次盛会,共同探讨博物馆教育的前沿理念与实践创新。


刘曙光认为,新时代博物馆的高质量发展,不仅仅取决于场馆建设、馆藏文物数量等“硬指标”,更取决于对博物馆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教育活动策划实施水平这一“软指标”。各博物馆应积极推出一批符合本馆特点,发挥本馆优势的教育产品。博物馆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注重自身学习和知识体系更新,对公众的新需求,社会的新变化、技术的新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带来的冲击与挑战,有理性地洞察和思考。同时,博物馆教育要注重融合,推动跨地域、跨层级的资源共享与教育联动,联合教育学、社会学、科技等领域,构建“大教育”生态,增进全球视野下的对话,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同时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图片


唐飞表示,巴蜀大地是文明互鉴的重要窗口,四川文博系统与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在文物展览、学术研究、文物保护及博物馆教育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务实合作。新时代的博物馆教育面临“如何更好连接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全球”的新课题,需要文博人以更大的格局守护文化根脉,以科技赋能推动博物馆教育创新,以更开放的姿态深化全球协作。




王金青介绍了陕西文博系统扎实推动博物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推进馆校协同育人,打造优质品牌项目,拓展国际教育传播新路径等方面的工作举措与显著成效,希望本次会议能进一步深化区域协作、共绘博物馆教育新图景。


图片


庞雅妮表示,区域博物馆专委会在推动博物馆专业化、特色化、均衡化、国际化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当前,我国博物馆日益成为世界博物馆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和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博物馆教育也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和责任,既要让观众了解本土文化,更要搭建起不同文化之间交流与对话的桥梁,促进多元文化的相互理解与融合。


图片


主旨发言环节,10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大会主题进行发言。上海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联盟主席安来顺从激发潜力的角度,探讨了博物馆教育项目在催化创意灵感尤其是创造体验方面可以探寻的更加开放、多元、可及的路径。史密森尼学会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研究员伊丽莎白·凯伦·埃德尔介绍到,美国众多博物馆的教育实践呈现出与当地社区合作、培养全球素养、开展跨境协作三大趋势。她以史密森尼学会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教育合作为例,为博物馆教育国际合作提供新的思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宋向光强调,认识博物馆教育的特点应置于博物馆业务体系的整体框架中,要注意社会条件对博物馆活动的规定和制约,要注意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的发展演变。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教育部主任海蒂·N·霍尔德分享了该馆以科学和物质性为核心,突破传统教育模式,为3-11岁儿童成功打造五感体验场域的精彩案例。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周婧景通过溯源全球博物馆的教育史来对比中西差异,并以此为逻辑起点,结合对全国9家博物馆教育部主任的访谈及本领域的研究发现,尝试揭示当代中国博物馆在理念、分工和专业上的三大困境,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出中国博物馆教育的未来发展途径。中国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博物馆协会国际项目高级顾问帕特里夏·凯恩·罗德瓦尔德梳理了推动美国博物馆无障碍服务的关键政策与纲领文件,分析了美国无障碍项目成功案例的实施策略。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步雁结合陕历博典型教育案例,阐述传统博物馆正经历着从“文物展示容器”向“沉浸式学习场域”的深刻转变。她认为数字革命带来的技术工具打破了博物馆教育中“参观-聆听-记忆”的单向模式,构建了“探索-互动-创造”的新型学习生态。英国大英博物馆国际巡展合作主管阿曼达·路易斯·梅恩通过本馆打造国际展览的丰富实践,探讨了博物馆展览作为连接不同文化、学科与代际的富有活力的创新性教育平台的可能性。四川博物院副院长、研究馆员钟玲分享了在终身学习语境中,川博致力于建设立足本馆、辐射全川、馆校合作、引领全国的教育机构和终身学习平台的丰硕成果。新加坡国家美术馆学习与推广部副主任陈永慧以新加坡国家美术馆的教育实践为案例,聚焦其立足教学法的特色项目,重点解析跨场景吸引青少年受众的战略创新方案。分论坛环节,16名专家学者围绕“理论与实践——博物馆教育的核心命题”和“技术与创新——博物馆教育的数智赋能”两个议题,从馆校合作、志愿者培养、数字技术应用、沉浸式体验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

图片图片


本次会议紧扣时代脉搏,聚焦行业前沿,通过理论与实践探讨、本土与国际对话,深化对博物馆教育本质的再认识,共享博物馆教育创新的实践经验,共谋博物馆教育全球合作的未来路径,为实现无边界、有温度、高智能的博物馆教育新愿景,助力中国博物馆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年会期间,区域博物馆专委会以线下+线上的方式召开了第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会议听取了专委会2024-2025年工作报告,表决通过了关于吸纳伪满皇宫博物院等5家单位会员及增补5名委员的决定,表决通过了部分委员、常务委员、副秘书长、副主任委员的人员调整,表决通过了递补陕西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庞雅妮为第四届委员会主任委员的决定。最后,委员们就专委会2026年工作计划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


图片

供稿:合作发展部
初审:梁   敏
终审:庞雅妮

   编审:王万鹏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