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南充】1:柑橘,一个城市因你而命名
本文作者(何晓蓉)
(一)果城南充
2021年12月12日,作协年会采风的地方选在了嘉陵区大兴乡的一座山林的橘园里。
望着满山的果实累累,作为嘉陵人的我自豪感油然升起。
这是嘉陵区啊,以嘉陵江之名命名的嘉陵区,在大兴乡种着“令妃”柑橘、大通栽着“爱媛”果冻橙、一立镇种着“春见”桔子的嘉陵区。
这里是南充啊,嘉陵江畔最璀璨的明珠;这里是南充啊,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这里是南充啊,一个叫“果城”的地方。这个“果”不是其他,正是这满山黄橙橙的柑橘。
…………
南充这片土地,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居住。现在的“南充”源自汉高祖公元前202年设立的安汉,至今建成2000多年。她的悠久,不必说从南充走向世界的丝绸之路,不必说陈寿著的三国志以及三国文化,单是“果城”这个名字,就给人无限美好的遐想。
在夏代为“有果氏”之国,唐武德(李渊)四年(公元621年),因城西有盛产黄果(柑橘、又说广柑)的果山,于是定置“果州”,即为“果城”称谓之始。至此,“果城”的称呼就这样一直延续了下来。
(二)因橘命名
据文献,唐宋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柑橘生产区域分布与中国现代分布范围大致相同。宋代欧阳修等撰著的《新唐书.地理志》中列举了四川、贵州、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西及安徽、河南、江苏、陕西的南部,向朝廷纳贡柑橘。
何其有幸,在这么广的祖国大地上,南充被誉为了“果城”!回想1500多年前的唐朝,那时国都刚定、兵强马壮、盛世太平时期,有多少盛产柑橘的地方为了这个荣誉而努力争夺,又有多少地方因为失去这个称号而惆怅失落。
那一年,也是如此清冷的秋冬季节,许多地方的田间或山林都是光秃秃的一片,花草树木基本呈落叶凋零之态。但在南充一带,沿着嘉陵江畔,沙滩地或山头上一大片、一大片的山间地里,点点黄果如灯般闪亮,挂满枝头,点缀在绿林之间,入眼尽是丰收的山水画卷;而那清甜香甜的黄果,在那个还未发掘更多美味的年代,作为贡品的它更是清香可口,堪称美味佳肴。
赏景,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品果,垂涎欲滴、回味无穷。
(三)柑橘魅力
能让人认可的,首先必是柑橘的味道。在《周礼》的“橘生淮北而为枳,经地气候也”中,可见柑橘对于生长环境是很挑剔的。在没有化肥的农耕时光,水土就是植物是否能够生长的绝对因素;季节里的日照、湿度等自然气候更是果实味道的关键。于是,在嘉陵江畔,有着丰富水源的优势,有着沙土的优势,有着空气湿润的优势,柑橘就这样根深蒂固地长在了南充,以它独特的味道让人怀念、惦念。这一点,屈源的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也映证了南方对于柑橘生长的适应。在温婉的嘉陵江边,柑橘成熟时,桔皮沁香,果实通透、晶莹,果汁四溢,这独特的酸酸甜甜味道,无疑是上天馈赠的美味。
能让人怀念的,肯定在于它满足需要的产量。南充柑橘在盛唐时有多少,我未能在文献中得知,想来也无人去统计那个庞大的需求量。只是,在那一丛丛的果林中,种果农人必须是按照上级的要求,将果实大的精心选出,入框后再经层层筛选后最后进贡;树上剩下的柑橘则分时段慢慢摘下,通过市场交易换取其他生活所需品;纯朴的果农,还会分一些给四邻乡亲尝鲜。自然而然,更多的人认识了柑橘这种黄果,也知晓了它的味道。那时的柑橘也应该也会很多品种,能够在秋冬这么长的时间里,分批次地成熟,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南充以及外地人对它的需求,因常念之、且常见之、故尔能长喜之。果城指的是一座城,不是一个小村,产量可想而知。
能让人喜欢的,少不了美景。对于柑橘至少有2种风景,一是初夏橙花开花时,指甲般大小的它跟随着百花一同绽放,清白、小巧、淡雅,藏在大片的绿叶间,看着有些羞涩、有些腼腆,不如桃花般妖艳、不如梨花般大气,但是小小的花却有着清洌和浓郁的药香味,独具成景。“橙花亦娟娟,照水农清白。孤香少人知,黄蜂子为客。”北宋时期,已有人识得橙花香,被誉为孤香,并借以抒情言志。二是秋冬果子成熟时。在南充有名的“南充八景”中,其中有一景称为“果山秋色”,此风景描述的是顺庆区西河西侧突起一峰(现西山),兀然孤秀,黄果(广柑)遍山,故名果山。入秋以后,黄果渐渐成熟,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真有“满树黄柑满树金”之美感,故称“果山秋色”。清郡太守李成林有诗云“凭虚一望庆云乡,黄桔丹枫衬晓光。万里秋风开锦秀,半天鸿影动清高。城迷衰草游麋鹿,畦绕寒山熟稻梁。却羡著书归隐者,胜恩鲈脍始高翔”。此时,黄灿灿的柑橘挂满枝头,像一盏盏灯笼,在绿色橘叶的映衬下,煞是好看。
最终以果为城市命名者,应归于社会效应。以往车马慢,一封家书传十天都算快,没有高科技快速度的技术和通讯方式,只能是人传人的力量;或许是休闲间、或许是农耕时、或许是走亲访友时,一颗颗美味可爱的柑橘从果农之人,转碾至多人之手,它与其他食物不同的香甜引起大家的重视;或许其本身的营养功能还取得了一些神奇的作用……于是乎,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穿越过千万山水、万水千山,将柑橘的美名传至天下,并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推荐。于是,很难得、很笃定地,南充有了果城之称。
(四)桔里橘外
有果城之称的南充,因各种历史原因,柑橘的发展从盛转弱;后经政府引入农业公司专业栽植,协助融资、宣传和销售后,柑橘产业又由弱做大并做强……
现在,嘉陵区的一立镇种着万亩柑橘,塘湾村里果树连续不绝,金黄的爱媛果冻橙点缀其间,浓浓的果香在10-11月间散发着诱人的清香。橙汁如果冻般香甜可口,被誉为有着初恋的味道。
嘉陵区的大兴乡碑垭口村和马村山村,有600亩的令妃沙糖桔已挂果3年,在冬季(12月)的山间、茂密的绿叶间,一颗颗鸭蛋般大小的桔子如黄宝石挂满枝头,累累果实压弯了枝杆,满满果箱也压弯了果农采摘的腰。
嘉陵区的天星乡圈角湾村,1800多亩的“春见”丑柑也默默上线,虽然皮厚但汁多粒粒饱满,从1-3月,均可以随意慢慢采摘。
……
当天在大兴乡采摘的沙糖桔,是“好充食”旗下的“令妃柑橘”,值得庆贺的是她的姐妹“南充柑桔”前不久在2021年的11月的第十四届亚洲果蔬产业博览会上,成功入选全国“2021年度受市场欢迎果品区域公用品牌100强”榜单。
所以啊,作为南充人怎能不自豪,这就是从盛唐流传下来的柑橘之乡的硕果啊!
……但是作为一个南充人,惭愧的是傻傻分不清柑橘的品种。在老家统称柑子:皮薄的叫薄皮柑,有肚脐的叫肚脐柑,外表丑的叫丑柑,入药味苦的叫苦柑……同车的文友笑我,你这口音听着是西路人啊。我答到,对啊。在西路老家,它们都是柑子。
如今,柑橘还是那些柑橘,但她的化痰止咳、美容养颜等功效被大家发掘,已演变成了橘饼、桔子罐头、橘子瓣糖、桔子精油、桔子干片等物品。但对于南充人而言,最喜欢吃的方式的还是直接剥开入口;如果谈及舌尖上的南充,占首位的,非柑橘莫属。
有人或许会问,到底是柑子,还是橙子,或是橘子。想来,称为“果城”时的“黄果”出名是在于它的口感和外型,那时还没有柑、橘、橙那么细的划分。既然树的外观看起来一样,果实的口感和外形也相似,那么,“果城”之果指的就应该是挂着黄色果子的柑橘家族了。
当下,南充各地的柑橘也熟了,采摘地分别有顺庆区双桥镇;高坪区的青林村,嘉陵区的大通镇、一立镇、大兴乡;阆中的河溪河;南部县的东坝镇;西充县的仁和镇、双凤镇;仪陇县的赛金镇、新政镇;蓬安县的相如街道……
南充6县(市)3区都有柑橘的基地。无论哪个地方,总有满山的柑橘在等着你去采摘,总有一个玲珑黄果在等着和你相遇。如此,一起出发吧,亲身感受“果城”壮观的“果山秋色”风景,一起品尝不同口感的“黄果”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