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跟踪后暗访!为端掉他们,记者拼了

2025-04-02
来源:中国众识网 甘肃站

3月14日,“广东3·15晚会”播发头条稿件《假机油:汽车心脏里的“毒药”》。20分钟节目,讲述记者历时一年走访调查过程。


从发现线索、确认可疑目标,到突破拍摄难题、起底黑色产业链,我们经历了数百次蹲点、数千公里跟车。以下是本次调查的幕后故事。


(一)


2024年年中,我们收到来自广州市增城区关于“假机油制作”的举报,查阅了网上公开信息:广州市增城区曾多次被广州警方和市场监管部门突击搜查、处罚,2019年,“7·31特大假机油案”也出自这里。


“假机油”又死灰复燃了?


我们搜索电商平台,发现不少可疑的品牌机油产品,发货点均显示位于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


为什么连续多年执法查处仍难根治假机油问题?为什么电商平台上大量可疑机油产品从这里流出?这些机油产品到底在哪里生产?带着一连串问题,我们来到中新镇,开始第一次摸底调查。


中新镇位于增城区西部,主干道沿线分布着多家物流公司。我们蹲点发现,这里白天鲜有货物来往,但夜幕降临后,不少车辆会陆续来到这些物流点,卸下几箱甚至几十箱印有美孚、嘉实多等知名品牌的机油,然后迅速离去。


图片

物流点,货车司机正在卸货。


这个现象引起了我们的怀疑。来到中新镇后,我们做了不少功课——这片区域既没有知名品牌机油的生产厂商,也没有大型的汽配城,街面甚至鲜有品牌机油的批发档口,为何如此大量的品牌机油成品会集中出现在附近的物流点?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采用了最原始的调查手段——跟车。


接下来的两周时间里,我们多次跟随前来卸货的车辆,希望找到生产厂商,但这些车辆异常谨慎,一旦起疑,便采取变速行驶、突然停车、拐进断头路等方式躲避追踪。甚至有一次,可疑车辆直接在我们面前加速闯红灯,消失在我们视野里。


(二)


几次跟丢,我们意识到需要改变策略,随即重新梳理线索,得出三个判断物流点可疑车辆的条件:一是可疑车辆往往在销售方通知拿货前30分钟内出现;二是可疑车辆一般会多次在不同物流点卸下机油成品;三是卸货量越大的可疑车辆,线索价值越高。


根据这些条件,我们锁定了一辆黑色轿车和一辆白色面包车,兵分两路展开追踪。


目标明确,难度却并没有减少。所幸根据黑色轿车的行车轨迹,并结合机油卖家在网络平台留下的信息,第一路记者找到了新线索:黑色轿车每次卸货完,就会返回中新镇安良村的一条上山小路上。


2024年10月某日,第一路记者分为山腰蹲守组、山脚跟车组和航拍组,全方位、多视角记录黑色轿车到来。当天20时,它果然出现在了记者视野中。


此后,我们通过航拍画面看到黑色轿车从山上装机油,再到物流点卸货的过程,由此确认安良村山上有一个生产机油成品的工厂。


次日,我们沿着山路,走到了目标工厂的后方。从水泥墙壁到房顶的狭窄缝隙间,我们看到了让人震惊的画面:工厂内有十多个油桶、大量的包装材料,以及一个用于灌装机油的工作台。


我们面临又一个问题:即便看到大量的机油生产材料,我们仍无法向观众证明——这里不只是仓库,更是机油制假窝点。


怎样拍到制假过程?这是我们调查组讨论最久的一个问题。最终结论却十分简单:找机会再蹲一次。


2024年11月的某天晚上,我们小心翼翼蹲守在工厂后门,从19点到22点,完整地拍到了工厂内仿冒美孚、嘉实多等品牌机油的生产过程,并确认了制假人员将假货运至物流点,再发往全国各地的事实。


同月,第二路记者也找到了另一个制假窝点——集丰村里的一栋居民楼。通过多次蹲点,记者拍下油桶运输、仿冒商标的张贴、灌装假机油的多段视频。


图片

制假人员正在灌装“假机油”。


2024年底,我们得出初步调查结果:在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藏匿着多个制作“假机油”的窝点。这些窝点,或藏在偏僻处,或伪装成普通居民楼,有些甚至将全屋窗户封死,并安装多个摄像头。白天,它们风平浪静;夜晚,装货、卸货的车辆便穿梭于这些制假窝点和物流点,将假冒机油售往各地。


与此同时,我们将假机油送至广东省惠州市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发现,这些假机油的运动黏度、低温动力黏度等多项指标不合格。


(三)


2025年春节后,我们的工作重心再次回到“假机油”调查中。


尽管我们的一些疑问已经有了答案,但调查不应止步于此。纵观整条假机油黑色产业链,生产只是其中一环,这些假冒机油得以以假乱真的关键,其实是囊括纸箱、瓶身、商标在内的各种包装材料。


于是,新的问题来了:这些包材究竟来自哪里?


我们决定用回“那一招”——蹲守。


2025年2月,通过对多个假冒机油生产窝点的蹲守,我们找到了一辆白色货车,它曾为多个窝点运送假冒机油包材。跟着它,我们从制假窝点来到了位于增城区新塘镇的哥哈德科技园。


园内有两个大型仓库,日常大门紧闭,从门口路过时能听到里面机器运作的声音。偶有一辆货车到来时,工作人员才从内部打开仓库门。短短几分钟,利用开关门的间隙,我们看到仓库内堆有大量包装材料。


图片

仓库内堆放大量包装材料。


另外,我们发现园区背后有一条河涌,通过河涌上的梯子便可抵达仓库的后门。从这里进入仓库,是取证最关键的一步。


“你好,你们这里租仓库多少钱一个月?”来不及思考,我们借口进入仓库。从死角位置,我们拍到了大量伪造的机油品牌贴纸和仿制的机油瓶子。


这些堆满仓库的包装材料,将运至什么地方?


我们筛选出三辆负责运送包材的白色货车,经过为期两周的跟踪调查,最终确认它们周期性轮换的三条路线、任务与卸货模式。


而我们也清楚,与这些路线、任务、卸货模式相对应的,是更多藏匿得更深的机油制假窝点。


(四)


“3·15”前夕,我们梳理完历时一年的调查内容,向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及公安机关举报。很快,市监部门和公安部门立案调查。


3月13日,广州增城警方在上级公安机关指导下,联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开展集中收网行动,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9名,全链条捣毁多个制售假机油仓储、包材、灌装、物流窝点,缴获一批涉嫌假冒机油成品、半成品及包材。


3月14日晚,“广东3·15晚会”播出头条稿件《假机油:汽车心脏里的“毒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抖音平台,单条内容“广东3·15晚会 市场上常见的机油品牌 竟然存在大量‘冒牌货’”观看量超1500万。全网与“广东3·15晚会曝光假机油”相关内容,总点击量超5000万。


回顾历时一年的走访、蹲守和拍摄,我们对新闻调查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聚焦热点与痛点,多渠道收集线索。围绕消费者普遍关注的领域,特别是涉及产品质量安全的部分,除了消费者投诉,还应关注行业动态、网络舆情、监管部门信息等,从中挖掘有价值的线索。


二、以问题为导向,抓住每一个可疑细节。围绕调查需要解答的问题,形成调查思路,精准抓住并核实每一个信息,不遗漏、不错判。


三、联合权威机构、职能部门深入调查。与权威检测机构、行业协会、监管部门等联合调查,不仅可以借助专业力量提升调查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还能增加报道影响力。

来源:中国协记

编审:王万鹏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422号